截至4月中旬,國家臨儲小麥剩余庫存量為7229萬噸,同比下降381萬噸。其中,江蘇1401萬噸,同比增加67萬噸;安徽1617萬噸,同比下降76萬噸;河南3345萬噸,同比下降246萬噸;山東312萬噸,同比下降61萬噸;河北325萬噸,同比下降59萬噸;湖北229萬噸,同比下降6萬噸。
監測顯示,4月10日,華北地區面粉企業整體開工率為48%,周環比持平,月環比下降2個百分點。其中,中小型企業開工率為25—50%,大型企業開工率為60%以上。
拍賣維持高位投放,周比成交略有回升
4月10日,國家舉行最低收購價小麥拍賣,投放量為299.66萬噸,實際成交量為4.08萬噸,較上周增加2.26萬噸;成交率1.36%,較上周提高0.8個百分點;均價2381元/噸,較上周下跌3元/噸。
分省份來看:本周江蘇成交18067噸,安徽成交10852噸,河南成交11034噸,山東成交853噸,湖北、河北全部流拍。分年份來看:2014年小麥成交5108噸,2015年小麥成交9701噸,2016年小麥成交24503噸,2017年小麥成交1494噸。
據市場人士分析,本周最低收購價小麥拍賣成交量小幅回升,主要的原因是近來各地儲備小麥輪換銷售已步入尾聲,小麥出庫數量有所減少,用糧企業將采購部分轉向政策性小麥拍賣。但整體上看,由于政策性拍賣糧到廠成本較高,與當前小麥價格也已無優勢可言,而相比輪換小麥成本則更顯偏高,制粉企業采購積極性仍然受抑。
空方因素籠罩市場,麥價抬頭仍顯困難
縱觀后期小麥市場,受供給充足、政策預期利空、新麥上市等因素的影響,市場的壓力仍然較重,尤其普通小麥市場壓力難減,短期小麥價格抬頭的機會仍然不多。
從市場供給看,雖然后期各級儲備小麥輪換出庫將會有所減少,但市場的整體供給仍會維持充足。尤其政策性小麥投放維持高位,市場對銷售低價繼續下調的預期一直未斷。如果國家小麥銷售底價出現下調,那么政策性小麥到廠成本將會進一步下降,市場小麥價格將會跟隨回落。
面粉企業在下游需求疲軟以及經營處于困境的格局下,采取“以產定購”方式,細嚼慢咽消化小麥以維持下游剛需,食品安全、需求疲軟等因素疊加,加大普通及質差小麥市場銷售難度。
從市場需求看,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,面粉市場消費已逐步進入季節性淡季。制粉企業為維持加工利潤,雖然挺價面粉的意愿較強,但為加快面粉銷售節奏,小幅下調面粉出廠價格的現象又有抬頭。而作為面粉加工企業盈利的主要來源之一,麩皮價格仍受到豬瘟疫情的影響,市場需求短期也難以有明顯的改善。由于粉企開工率較低,采購小麥的欲望并不高。
從新麥生產看,當前全國冬小麥一、二類苗占比分別為23%、75%,苗情好于往年同期。據有關專家分析,近日低溫天氣強度不大,對當前小麥生產不會產生明顯不利影響,相反降水對提高土壤含水量,促進小麥生長發育具有有利作用。由于目前還不是決定小麥量的關鍵時期,天氣仍難以成為市場炒作的條件,因此對當前的小麥市場影響不會大。